索 引 号 | 640324016/2022-00004 | 发文时间 | 2022-03-29 |
发布机构 | 同心县水务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同心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机遇期,是新时代同心加快追赶超越的关键期,也是我县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属吴忠市所辖,东北与盐池县接壤,东南与甘肃环县为邻,南靠固原市原州区,西连中卫市海原县,北接中宁县、红寺堡开发区。南北长102km,东西宽76km,全县土地总面积4433.34km²。
同心县属清水河、苦水河、红柳沟水系,其中,分布于清水河流域的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9.6%,分布于苦水河流域的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9.3%,分布于红柳沟流域的面积占全县面积的1.1%。
序号 | 河流名称 | 河道长度(km) | 流域面积(km²) | 流经地区 | 备注 |
一 | 清水河水系 | 319 | 14623 | ||
1 | 折死沟 | 107 | 1868 | 甘肃环县、宁夏同心县 | |
2 | 八里沟 | 29 | 96.9 | 同心县 | 又名大柴沟 |
3 | 洞子沟 | 35 | 135 | 同心县 | |
4 | 边浅沟 | 33 | 152 | 同心县 | |
5 | 洪泉沟 | 35 | 214 | 同心县 | 又名丁家二沟 |
6 | 边桥沟 | 25 | 103 | 中宁县、同心县 | |
7 | 金鸡儿沟 | 92 | 1118 | 中卫沙坡头区、甘肃靖远县宁夏中宁县、同心县 | |
8 | 白石头沟 | 25 | 107 | 同心县 | |
9 | 杨家河沟 | 39 | 135 | 中宁县、同心县 | |
10 | 长沙河 | 81 | 662 | 中宁县、同心县 | |
11 | 大西沟 | 11.7 | 54.1 | ||
12 | 干湾沟 | 11.5 | 26.2 | ||
13 | 红果子沟 | 16 | 102 | ||
14 | 小洪沟 | 23 | 79.2 | 中宁县、同心县 | |
15 | 前沟 | 5.2 | 39.5 | ||
16 | 大台沟 | 18 | 65.2 | 海原县、同心县 | |
二 | 苦水河水系 | 233 | 5712 | ||
1 | 甜水河 | 72 | 1184 | 同心县、红寺堡区 | |
三 | 红柳沟水系 | 127 | 1158 | ||
1 | 水路湾沟 | 12 | 53 | 同心县、红寺堡区 |
同心县境内各河流概况
(二)“十三五”时期水利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同心县全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贯彻自治区“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战略精神,在同心县委、县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严格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严控三条红线,落实四项制度,持续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水利支撑和保障。
“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22.15亿元,年均投资4.43亿元,是“十二五”年均投资的3.6倍。全县共完成水利建设项目108处,均为政府投资项目。包括:民生工程投资2.37亿元,占总投资的10.7%;防灾减灾投资5.68亿元,占总投资的25.67%;灌区建设投资3.89亿元,占总投资的17.55%;城乡供水工程投资2.59亿元,占总投资的11.68%;水资源配置工程投资5.46亿元,占总投资的31.2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程投资0.70亿元,占总投资的3.17%。
1.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我县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全面落实自治区节约用水工作要点,多措并举,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1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662(目标值0.65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18%;万元GDP用水量352立方米/万元,比2015年降低27.7%。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为9.8%;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3%;节水型公共机构覆盖率达到77%,事业单位节水型公共机构覆盖率达到52%;规上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到12%;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6.4%。
2.民生水利加快推进。
⑴城乡供水工程。
“十三五”期间,持续完善城乡供水工程,稳定地解决了受水区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供水质量和供水水平,减少了因常年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窖水生病而支付的看病费用,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2.3亿元,相继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温井工程及“互联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工程,彻底解决了全县33.97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全县农村饮水集中供水覆盖率达99.7%,自来水入户率达99%,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贫困村安全饮水覆盖率100%,贫困户安全饮水保障率100%,农村饮水全面达标。
⑵防灾减灾工程。
“十三五”期间,各类防洪排洪工程的实施,有力保障灌区、居民点等免受洪水危害,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降低河流洪水危害,有效减轻区域自然灾害,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洪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下马关灌区防洪工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分为外围防洪工程和内部村庄防护工程,均已建成并运行良好。罗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防洪工程通过兴建防洪堤、引流、疏浚等工程,确保罗山东麓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及葡萄种植基地安全运行。清水河防洪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8个。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任务全部完成。12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实施完成。
⑶灌区建设工程。
“十三五”期间,通过新建高效节灌及扬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先后在东部旱作区、移民区、西部扬黄灌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共计发展高效节水面积41万亩;启动实施了丁塘现代化高效节水灌区试点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63.89万亩,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⑷水资源配置工程。
“十三五”期间,紧紧抓住李克强总理来宁视察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建成马家塘水库等4座脱贫攻坚水源工程、韦州水库等7座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及罗山东麓葡萄基地供水水源工程,累计投资14.5亿元,新增库容4100万立方米,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造林绿化等,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3.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进展明显。
“十三五”期间,通过持续实施清水河综合治理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清水河同心县段周边水生态环境,防洪能力和城市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发生,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主要完成了清水河同心段防洪治理工程,对沿线92.59km险工段进行削坡、加固、砌护、裁弯取直等综合治理,砌护护岸工程165处,新建支沟河口护岸工程3处,人工湿地1处,面积150亩,生态防护林50亩,布设道路6km,并对沿线采取了美化、绿化、亮化措施。水土保持逐步向有组织的坡面治理、沟道治理发展为今天的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林、果、粮、草立体开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全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25条,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39.17km²,治理度为32.46%。
4.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⑴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扎实推进。
通过水资源确权,形成了初始水权控制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体系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了水权约束力,加强了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工作,促进了水权交易工作,有效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⑵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行。
全县积极推进“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矿产资源“飓风行动”专项整治、水域岸线划界确权、样板河湖建设等工作的落实,河湖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水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构建了“党政责任链”“部门共治圈”和“公众齐参与”的格局,初步实现河湖管理保护由“分治”走向“共治”,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的历史转变,水生态环境整体好转、局部优化。
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推进。
根据自治区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完成了同心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价测算和监审工作。用水权改革全面推开,完成扬黄灌区农业水权确权、旱作区产业水权确权,工业用水确权全面完成,开展水权交易,建立政府收储调节机制,扬黄灌区农业水价全面实施,完成高效节水灌溉水价测算和批复,落实水资源税改革。
⑷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优化完善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小型水利工程建立了工程档案,主要工程落实了管护主体与责任,11处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全部委托宁夏水投中源水务有限公司进行运行管理,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并颁发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29座水库、56座淤地坝、72.07公里堤防工程与基层水利管理所签订管护协议,并颁发所有权证和管理权证。
⑸全面强化依法治水管水。
严格贯彻落实自治区出台的《抗旱防汛管理条例》、《宁夏实施水土保护法办法》、《宁夏水资源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农田水利条例>办法》等地方性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水利相关法制建设,不断提升依法治水能力,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
“十三五”以来,同心县水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面临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水资源时空配置不均,防汛抗旱形势依然严峻,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水利综合管理相对薄弱等方面,水利发展现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还存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工程网络亟待完善。
一是防洪减灾存在不足,罗山东麓防洪系统不完善,山洪灾害问题依然严重;扬黄灌区乡镇防洪标准偏低,重点乡镇防洪标准不足30年一遇;由于城市排水管道老化失修、排水不畅,老城区存在内涝问题;清水河及主要支流等防洪标准偏低。二是城乡供水保障有待提升,虽然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力度,城乡供水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总体上农村供水设施仍然薄弱,在供水保障程度、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管体制机制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亟待提升和加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供水保障程度、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管体制机制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亟待提升和加强。三是灌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现有灌溉体系老化,局部工程布局有待优化、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骨干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水量计量设施简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亟需加强;固扩扬黄工程设备超龄期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田间配套工程老化失修。四是水生态治理亟待加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治理,清水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过渡垦荒、超载放牧等因素造成同心县水土流失严重。据最新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47.08 km²,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4.22%,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南部以水蚀为主,北部以风蚀为主。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4500t/ km²·a,年均侵蚀量达1281万t,亟待治理。随着城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扬黄灌区面源污染的持续影响,全县的河湖水生态与水环境不容乐观,水环境承载压力大。五是智慧水利监测站网尚不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灌区现代化精准管控系统远未形成。
⑵ 涉水管理仍然存在短板。
一是河湖水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多部门联合治水局面尚未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有效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二是自治区空间战略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发布,但重要河湖的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尚未划定,水域空间岸线管控基础尚未形成;三是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生态补偿标准、补偿模式、监督机制尚不明晰;四是水利工程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良性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专业化的水利工程运维队伍尚未建立;五是水价改革尚需深入推进,农业水价偏低的状况与严重缺水的形式不匹配,缺乏自主节水的动力机制,公众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基础仍不牢固;七是水利科技创新能力还需提升,城乡水务一体化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基层水利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较弱。
⑴水安全保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安全保障也进入了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准确把握了当前水安全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深刻回答了我国水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目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防洪减灾、高效节水、水环境治理等方面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十四五”期间要按照新要求、新任务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管理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中找准主攻方向,全面落实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科学布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进水利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会中指出“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同心县作为黄河流域上游的一部分,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要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加快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⑶“十四五”规划具有里程碑意义。
“十四五”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也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的关键五年。也是同心县巩固脱贫成效的主要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党的十九大新目标新部署要求,全县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水安全保障、国家节水行动、智慧水利建设等要求,既要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有成果,又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打下坚实基础。
二、“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生态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根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具体要求,深入落实自治区“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战略,立足同心县县情水情,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稳妥的深化水利体制机制,强化依法治水;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建设管理质量和水平,着力完善水利监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同心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美丽同心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规划基本原则。
牢牢把节约用水作为解决同心县水问题的首要选项,把充分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推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推进用水方式的转变,用水结构的调整,用水效率的提高。
坚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空间均衡、协调发展,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科学合理编制规划。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科学调配水资源,保护和改善水生态水环境,打造清水河流域生态廊道、罗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区、西部绿色发展产业区、东部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与各种自然生态要素的需求关系,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加快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着力推进水权、水价、水利投融资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引导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全方位地强化河湖、水资源、水工程、水土保持、资金、政务等方面水利行业的监管。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当前水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十四五”期间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发展的要求,合理确定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既要提出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重大项目,又要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细化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做到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以创新的理念、思路、视角、方法,超前研究“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方向布局和重点。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凝聚各方共识,确保目标指标、重点任务等与全县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衔接。
(三)规划目标。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
根据同心县实际情况,在对“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总结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考虑需要与可能,围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和完善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水管理服务五大体系,合理确定“十四五”水利发展的目标指标。
“十四五”期间,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盘活境内水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水利改革发展,到 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⑴防洪抗旱减灾。
健全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体系。清水河、苦水河、罗山东麓等重点防洪保护区达到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山洪灾害重点区域基本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
⑵节约用水。
全县年取水总量控制在2.58亿m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4%,非常规水利用率达到5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8,高效节灌率达到80%。
⑶城乡供水。
全面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完成“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建设任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8%,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覆盖率达99.8%以上,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和供水方便程度进一步提高。
⑷农村水利。
基本完成扬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改造规划任务。在西部灌区年新增高效节水种植5万亩,力争2025年高效节灌率不低于80%,区域灌溉用水定额降低到每亩28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8以上,打造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县。
⑸水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罗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工程、清水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黄土高原防水土流失工程、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打造中南部重要生态节点,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同心贡献。
⑹水利改革和管理。
水权市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建立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依法治水全面强化,水利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用更加完善的制度保护好水生态环境。
同心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备注 | |
1 | 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 | 0.03 | 0.03 | 预期性 |
2 | 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 | 0.07 | 0.05 | 预期性 |
3 | 取水总量控制(亿m³) | 2.31 | 2.58 | 约束性 |
年耗水总量(亿m³) | 2.18 | 2.38 | 预期性 | |
4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 — | 14 | 约束性 |
5 | 扬黄灌区高效节灌率(%) | — | 80 | 预期性 |
6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6 | 0.68 | 约束性 |
7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99.5 | 99.8 | 预期性 |
8 | 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 | 99.7 | 99.8 | 预期性 |
9 | 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k㎡) | 1439.17 | [1820] | 预期性 |
10 | 水土保持率(%) | 67.24 | 69.44 | 预期性 |
11 |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92.9 | 95 | 约束性 |
注:[ ]内指标为5年累计值。
(四)总体布局。
同心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水利工作,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建立健全县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协调发展新机制。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把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科学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坚持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定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下大力气调整用水结构,推动建立高效节约、高效高质、多级多次的水资源利用体系,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拟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及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新建中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坡耕地及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提标改质等水利工程,估算投资49.85亿元,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县域水利基础设施,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深化水利改革工作,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牵引,建立初始水权,探索水权交易市场建立,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基层用水管水体系,以体制改革促进水利发展;同时强化河湖治理和水政监察执法工作,加大水利法制建设和水利行业能力建设,通过建设宁夏中南部干旱带重要生态屏障,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为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推进罗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工程、清水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黄土高原防水土流失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打造中部重要生态节点,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同心贡献。
编制全县农业节水工程总体规划,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逐步提高用水效率。在西部灌区年新增高效节水种植5万亩,力争2025年高效节灌率不低于80%,区域灌溉用水定额降低到每亩28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8以上,打造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县。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水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在节约、综合、高效利用水资源上持续发力,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为“生态立县”提供水利支撑。
三、水资源情况
根据同心县的自然地理特点,水资源分区主要以天然河流的领域界限划分,全县划分为3个区,分别是清水河片区,分区面积占比70.9%;苦水河片区,占比27.7%;红柳沟片区,占比1.4%。
同心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996万m³(平均径流深6.6mm),其中清水河2380万m³(平均径流深7.5mm);红柳沟32万m³(径流深约6.1mm);苦水河584万m³(径流深为4.4mm),但均为不可利用的苦咸水。
同心县各流域水资源量成果表
分区 | 计算面积 (k㎡) | 地表水资源量 (万m³) | 地下水资源量 (万m3) | 重复量 (万m3) | 水资源总量 (万m3) |
清水河 | 3160 | 2380 | 1130 | 1130 | 2380 |
苦水河 | 1328 | 584 | 500 | 500 | 584 |
红柳沟 | 52 | 32 | 32 | ||
合计 | 4540 | 2996 | 1630 | 1630 | 2996 |
同心县2025年总需水量为2580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2500万立方米,工业300万立方米,农业21200万立方米,生态1800万立方米。
同心县取水量预测总表
单位:万立方米 | |||||||
分水源取水量 | 分行业取水量 | ||||||
当地地表水 | 黄河水 | 地下水 | 非常 规水 | 生活 | 工业 | 农业 | 生态 |
200 | 24300 | 1000 | 300 | 2500 | 300 | 21200 | 1800 |
根据宁夏“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76号文),按照“留足生态水、满足生活水、用足生产水、补足发展水”原则,有效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通过农业节水、内部挖潜,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用水安全。
⑴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生活用水需求呈增加趋势。
城乡生活用水按需求配置,保障供水。县城生活用水以黄河水为水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主要配置在市政道路浇洒等方面。县城以外的城乡生活用水主要是扬黄水,目前已经建成了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十四五”期间主要开展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主的提升改造。
⑵保障工业发展与用水量的适度增长。
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宁夏同心工业园区,配置的是公共供水管网的非农业用水。为了保证农业用水减少后,不对农民收入造成损失,必须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及水权交易制度。
⑶严格控制农业用水。
建设节约、高效农业供用水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农业节水支持生活和工业发展用水。在保障现有灌区正常用水的基础上,开发同心县东部罗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预旺灌区等,为同心县乃至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水资源条件。
同心县分别属于清水河、苦水河、红柳沟三个流域,其中,红柳沟流域在同心县境内面积很小,没有用水需求,同心县的用水量的70%集中在清水河流域,苦水河流域占30%。
⑴清水河流域片区水资源配置。
该片区现状属于固海扬水和固海扩灌工程的控制范围,县城及宁夏同心工业园区位于该区,也是同心县的农业精华所在。该片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以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为水源,市政用水以县城中水为主,湖库水系生态补水采用当地地表水,除此之外的农业灌溉等用水来源于扬黄水。
⑵苦水河流域片区水资源配置。
该片区属于红寺堡扬水工程四、五干渠和盐环定扬水韦州干渠的控制范围,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农业灌溉用水全部来源于扬黄水。规划建设的预旺灌区拟由红寺堡扬水五干渠供水。
当地地表水:当地地表水主要用于生态绿化和湖库水系生态补水,合计供水量200万m³。
地下水:按照清水河流域供水工程配置规划,同心县当地地下水不在配置水量,原供水任务全部由清水河流域供水工程承担,预期可开采量为1000万m³。
清水河供水工程:清水河供水工程分配同心县取水指标2800万m³(城乡生活需水量2500万m³,工业需水量300万m³),全部配置于同心县中西部非农业用水。
中水回用:按污水收集率95%,污水处理率85%、中水回用率50%,中水回用量300万m³,全部用于城市绿化。
扬黄水:优先补充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之不足,补充东部地区生活,用水量300万m³;在农业方面,优先是原有的老灌区和生态移民安置区,后配置新开旱作高效节灌区,其中,固海扬水工程供水量7014万m³,固扩扬水工程设供水量4976万m³,红寺堡扬水工程供水量8628万m³,盐环定扬水工程供水量582万m³,农业供水量21200万m³。
四、 水利工程补短板
(一)推进防洪提升工程。
建设清水河流域沿线堤防道路工程,配套建设相关桥梁、涵洞等设施,确保清水河两岸防汛、巡护和生产道路的畅通。加大河道薄弱段防洪治理、削坡、护岸、堤防、支沟防护及控制性建筑物建设力度。利用清水河沿线弯道滩地建设人工湿地,并对两岸进行绿化亮化,建设生态长廊。
全力推进县城防洪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新区污水处理厂南侧防洪坝、北沟防洪堤、北沟桥南侧防洪水库,优化提升排涝泵站,建设降水积蓄工程,充分利用自然洼地、生态湿地、水保工程等,综合采取“导、蓄、滞、渗、净、用、排”等措施,收集、贮存、处理、使用降水,逐步从“泄洪为安”向“蓄洪利用”转变。新建李沿子、麻疙瘩、白府都等调蓄水库、山洪防灾等民生水利工程,加强库坝窖池联调联用,规划建设河湖库水系连通和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工程。启动苦水河、甜水河、中小河流以及沟道等综合治理工程,提升改造下马关、韦州等重点地区防洪工程,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
实施全县各乡镇中小河流及重点山洪沟道治理项目15个,通过砌护防洪堤,开挖排洪沟,新建排洪建筑物等措施,加大山洪沟治理力度,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加强系统整治,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重点对折死沟流域赵家树等6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建立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各级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监测预报,升级重点地区气象观测站通讯系统和观测要素,优化调整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强化监测分析和评估工作。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制度,增加物资储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
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巩固维护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补齐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短板,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实现县域内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十四五”期间将通过与清水河流域供水工程对接,将同心县西部供水工程水源小洪沟水库替换,确保原水水质安全,并对全县配水管网中途及末端配套相应的附属设备,完善水质检测、监测等系统。依托可靠和优质大水源,推进大水厂、大管网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网络系统。对原有供水工程提标改造,确保供水工程安全。配套完善供水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农村供水”管理模式,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三)加强扬黄灌区现代化改造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
完成同心县下马关中型灌区、预旺水库中型灌区、张家塬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工程,通过泵站改造、配套改造输水管道、新建各类建筑物、新建灌区管理信息化、安全设施,计量设施等,实现现代化测控设备区域连片、提高信息化系统业务覆盖度。
完成同心县韦州镇、河西镇、石狮镇、王团镇、兴隆乡现代化灌区工程,在扬黄灌区布设斗口一体化测控闸门、农口一体化测控闸门、一体化巴歇尔槽、配套软件系统,实现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灌区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推进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统筹开展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荒、治沙“六结合”,兴建淤地坝6座;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5个,治理水土流失96.07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10条,治理水土流失238.6平方公里;黄土塬区支毛沟沟头治理项目5个,治理水土流失78.6平方公里。每年以82.65平方公里的治理速度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13.27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山秀水美的总体目标。
(五)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建设。
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以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管控为重点,重点推进罗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清水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同时实施林带封育和补种恢复,优化植物配置,构建清水河干流两岸两侧宽度各20m - 50m 生态廊道。加大水环境治理保护,坚持源头防控、过程削减、末端治理相结合,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强化地下水环境保护,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六)推进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
以数字治水为抓手,加快构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协同治水平台。河湖监测等采集端智慧化建设,构建涵盖河道基本信息、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水污染变化、防洪预警等功能的全县河湖长制实时信息发布监测管理自动化平台,实现全县重点河湖沟道从“行政区域管理”细化到“个体河流(段)管护”的网格化管理和无断点衔接。大力推进灌区计量,以解决生产领域自动化、关键段点数据采集为重点,以信息化工作各项制度适配为关键,融合推动水治理决策、管理、服务转型。
五、 水利行业强监管
(一)提升依法治水管水能力。
深入推进水利、公安、环保联合执法,落实重大水事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通报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结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水资源、损害水生态、影响水安全、破坏水工程、水文监测和水土保持设施等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二)提升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市场,采取随机和定期、稽查检查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链条监管。进一步梳理由于审批权限下放、资金统筹使用等政策形成的“管理真空”,解决好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难题和新问题。承接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职责,借助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规范水利工程运行,促进效益和能力发挥,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三)提升水土保持监管能力。
依据《水土保持法》保障县级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落实,确保防治任务有效完成。坚持“五个面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水土保持国策教育,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自觉保护水土资源的风尚。
(四)提升水库安全运行监管能力。
加强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三年行动,落实“三个责任人”,努力开创职责明确、机制完善、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新局面。严格执行工程注册登记、安全鉴定(认定)、调度规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分级组织基层水库巡查管护人员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完善小型水库雨情监测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努力保障全县水库运行安全。围绕产业扶持、美丽家园建设,继续做好水库移民后扶监管。
(五)提升水利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做实做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持续开展隐患查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大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和县水利单位标准化建设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推进水利安全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六、 分区发展重点
坚持以“一河一山”生态坐标构建“一河三区”总体布局,打造清水河流域生态廊道、罗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区、西部绿色发展产业区、东部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区。
(一)清水河流域生态廊道。
实施清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清水河流域沿线堤防道路工程,配套建设相关桥梁、涵洞等设施,确保清水河两岸防汛、巡护和生产道路的畅通。加大河道薄弱段防洪治理、削坡、护岸、堤防、支沟防护及控制性建筑物建设力度。利用清水河沿线弯道滩地建设人工湿地,并对两岸进行绿化亮化,建设生态长廊。
(二)罗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区。
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以环罗山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重点围绕罗山东麓的25条山洪沟道开展综合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实施生态修复供水工程,保障生态林供水,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三)西部绿色发展产业区。
以扬黄灌区为主战场,采取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生物节水、结构节水和管理节水“五位一体”的节水措施,在完善现有高效节水工程设施的同时,加快扬黄灌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加大农业节水力度。
(四)东部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区。
通过沟道筑坝淤地、坡耕地改造旱作梯田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坡面林草植被建设,蓄水保土能力提高。年可增加保水能力411.74万立方米,增加年保土能力226.90万吨。同时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陡坡耕地及荒草地得到有效治理,大部分转变为生态用地,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七、规划投资及实施安排
(一)规划投资。
同心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93项工程,规划总投资49.85亿元,年均投资9.97亿元。
规划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4项,估算投资规模4.02亿元,占总投资8.1%。其中:
(1)同心县下马关中型灌区改造工程,投资8500万元;
(2)同心县预旺水库中型灌区改造工程,3500万元;
(3)同心县张家塬中型灌区配套节水工程,25000万元;
(4)同心县现代化生态灌区量测水设施建设工程,3200万元。
规划重大引调水工程7项,估算投资规模9.2亿元,占总投资18.45%。其中:
(1)同心县李沿子水库工程,投资20000万元;
(2)同心县麻疙瘩水库工程,20000万元;
(3)同心县白府都水库工程,8000万元;
(4)同心县张家湾水库工程,12000万元;
(5)同心县罗山东麓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水源供水工程,3552万元;
(6)同心县固海扬水灌域河西片区高效节水灌溉水源骨干工程,9400万元;
(7)红寺堡扬水灌域同心县韦州镇调蓄水池工程,19000万元。
规划中小河流及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17处,估算投资规模6.67亿元,占总投资13.36%。其中:
(1)清水河同心段豫海湖湖面清淤工程,投资4500万元;
(2)同心县折死沟王团段护岸治理工程,2400万元;
(3)清水河同心县橡胶坝大桥至第二污水处理厂段综合治理工程,1500万元;
(4)同心县大南沟沟道综合治理工程,1500万元;
(5)同心县韦州镇洪沟治理工程,投资1300万元;
(6)同心县长台沟防洪治理工程,2000万元;
(7)同心县下马关排涝及防洪工程改造提升项目,30000万元;
(8)同心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4500万元;
(9)同心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00 km²以下),投资10800万元;
(10)同心县王团镇沙家洼子沟防洪工程,310万元;
(11)同心县马高庄河渠山洪沟治理工程,1050万元;
(12)同心县预旺陈石塘山洪沟治理工程,980万元;
(13)同心县张家塬海裳湖洪沟治理工程,投资1050万元;
(14)同心县韦州电沟山洪沟治理工程,960万元;
(15)同心县河西苦水沟山洪沟治理工程,1150万元;
(16)同心县村庄防洪治理工程,1400万元;
(17)同心县移民村防洪治理工程,1200万元。
规划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程8项,估算投资规模8.33亿元,占总投资16.72%。其中:
(1)同心县罗山东麓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沟道防护工程,投资3500万元;
(2)同心县洞子沟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9500万元;
(3)同心县韦州镇鸳鸯湖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3200万元;
(4)同心县洪泉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12000万元;
(5)同心县边浅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投资9460万元;
(6)同心县苦水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38200万元;
(7)清水河同心县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5940万元;
(8)同心县西河综合治理工程,1530万元。
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项,估算投资规模3.0亿元,占总投资6.0%。
(1)清水河流域折死沟支流黑风沟治理工程(赵家树水库二期),投资3150万元;
(2)同心县马高庄水库二期工程,26154万元;
(3)同心县麻子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50万元;
(4)同心县虎阴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20万元。
规划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5项,估算投资规模2.34亿元,占总投资4.69%。
规划中型水库工程4项,估算投资规模7.08亿元,占总投资14.2%。其中:
(1)同心县蔡家沟水库,投资22639万元;
(2)同心县折腰沟水库,3650万元;
(3)同心县八方水库,23500万元;
(4)同心县苦水泉子水库,21000万元。
规划淤地坝工程18项,估算投资规模2.28亿元,占总投资4.56%。
9.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规划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项,估算投资规模6.96亿元,占总投资13.95%。其中:
(1)同心县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投资63000万元;
(2)同心县王团镇李家庄肉牛养殖基地供水工程,500万元;
(3)同心县韦州镇肉牛养殖基地供水工程(二期),600万元;
(4)同心县城乡供水联通提升工程,3800万元;
(5)同心县取水工程计量设施升级改造项目,562万元;
(6)同心县生态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水利基础设施项目,1100万元。
(二)实施安排。
规划2021年实施项目11处,完成项目估算总投资1.02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2.05%;
规划2022年实施项目17处,完成项目估算总投资6.46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12.96%;
规划2023年实施项目23处,完成项目估算总投资10.2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20.46%;
规划2024年实施项目14处,完成项目估算总投资5.44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10.91%;
规划2025年实施项目13处,完成项目估算总投资5.02亿元,占估算总投资10.07%。
规划跨年度实施项目15处,完成项目估算总投资21.71亿元,占估算总投资43.5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