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是名扬四海的“世界超市”,也是怀揣梦想创业者的天堂,诞生了数不胜数的创富传奇,不少同心人也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从义乌到同心,两地相隔近2000公里,距离虽遥,却挡不住同心人远赴义乌追梦的脚步。“70后”的苏国勤,算是最早一批到义乌的同心人。他老家在同心县韦州镇韦一村,家中兄弟6人,原以为要与黄土地打一辈子交道。2000年的一天,一个私企老板来银川招聘翻译,头脑活络的苏国勤从40多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跟随老板来到义乌。
创业者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慢慢地苏国勤从第一次的创业挫折中走出来了,这次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创业梦想,在独自打拼的过程中,
苏国勤遇到了一位巴勒斯坦客商,在这位客商的帮助下,他凭借着自己的踏实苦干创业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义乌商贸城的“大”,只有到了实地,才能真切体会。它纵贯义乌市四条主干道,由南至北共分五大区,经营商位7.5万个,从业人员超过21万人。商贸城内的店铺一个紧挨着一个,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配件、家具电器,26个大类、210万个单品包罗万象。
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迷路”的地方,记者一行在商贸城里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杨艳的店铺,只能在约定的地方等她丈夫来接。见到杨艳时,她正在电脑前回复一位英格兰客户的订单。
“你英语怎么样?”面对记者发问,杨艳腼腆一笑,随即自豪地说:“我英语很好,我在师范学校上学时学的就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当了几年小学英语老师。”杨艳告诉记者,她来自豫海镇,今年30岁,经亲戚介绍来义乌闯荡了有4个年头了。刚开始她在别人店里当售货员,等行情摸清了,她和丈夫投入50万元,在商贸城租了一个店面,开了一家名叫“若涵帽业”的小店,主营各类棒球帽,她照看店面,丈夫负责进货出货。
“以前在老家,一年到头收入四五万元,总以为在县城买上一套房子、开上一辆小车、手头有点存款,就算把日子过美了。来到义乌一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敢拼才会赢,只要人勤快、肯吃苦、能坚持,将来还会过上更好的日子。”作为准妈妈的杨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和憧憬。
当前,同心县和义乌市的联系日益紧密,两地签署发展框架协议,在商贸物流、人才就业、产业、公益慈善等领域开展合作。在义乌的众多同心商企人士共同商议,决定成立“义乌市同心商会”,构建一个“同心之家、信息平台、维权机构、政企桥梁、发展枢纽”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起到整合资源、优化投资的作用,并积极推动两地经济合作交流。义乌市同心商会还是宁夏首个异地县级商会。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才有力量。追梦路上,有苦、有甜,有失落、亦有收获。新时代的同心人锲而不舍乘风破浪、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每一个人都了不起,每一分努力都熠熠生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