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同心县2022年促进就业20条措施
来源:同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表日期:2022-06-06
打印: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和区市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有效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确保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条促就业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

1.对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有组织转移就业本地户籍人员的给予奖励:组织30-50人(不含50人)的奖励2万元,组织50-100人(不含100人)的奖励5万元,组织100-300人(不含300人)的奖励10万元,组织300-500人(不含500人)的奖励15万元,组织500人以上的奖励20万元,加大有组织输出力度。转移就业人员稳定务工3个月,且工资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后,兑付奖励资金。一个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一年只享受一次奖励。

(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组织转移就业奖励必须是同心县户籍,30人以上并且每年奖励只享受一次奖励;需提供3个月及以上工资流水、劳务合同、务工人员花名册。)

2.对有组织输出的本地户籍劳动力,一车一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免费输送。

(输出的劳动力必须是本地户籍,且可以点对点(区外)免费输送到达目的地,需提供3个月及以上工资流水、劳务合同、务工人员花名册。)

3.对接受闽宁协作全日制“二元制”高职学生教育的本地户籍人员,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交通补助。

(赴闽就读二元制的学生每年享受2000元交通补贴;每学年结束后需提供学校及企业就职合同、在职证明申领。)

4.对在帮扶车间稳定就业6个月的本地户籍劳动力,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

(扶贫车间稳定就业6个月的同心县户籍劳动力,给予一次性1000元奖励;需提供6个月及以上工资流水、劳务合同。)

5.做好疫情防控,放开夜市、地摊、室外娱乐场所,促进灵活就业。

(各类营业性场所需做好疫情防控,开展公共就业的专项招聘及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及农村劳动力群体实现就业。)

6.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及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就业。

二、进一步加大援企稳岗吸纳就业人员力度

7.将一次性留工补助扩大到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所有参保企业,给予企业500/人的补助。

(向税务和社保部门调取同心县参加社会保险的公司,个体,社会团体,基金会等企业信息。请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心县是否属于中高风险地区。请示工信等部门核实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公司、企业、个体等补助名单和金额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如无异议进行资金拨付。)

8.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或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或16-24岁失业青年安排到见习基地见习,见习期间按照每人每月1750元发放生活补贴,并且为见习人员购买共计5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9.对吸纳本地户籍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对劳动力的工伤保险全额补助。

(企业提供本地户籍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务工人员合同及工资流水证明,对劳动力的工伤保险进行全额补助。)

10.对全县务工就业企业,吸纳本地户籍劳动力20人以上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5万元的补助,30人以上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给予10万元补助。

(提供劳务合同和连续6个月工资流水证明。)

三、进一步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11.强化基层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加强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站建设。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重点群体就业进行一对一精准监测和帮扶,年内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不少于1200个,用于安置脱贫户及三类监测人口。

12.年内认定见习基地15家,开展企业见习不少于100人,机关事业单位实习不少于450人,对上一年度表现优秀实习生留岗100人,开展2期大学生专场创业培训,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

(实习生留岗100人,指的是针对2021年事业单位实习到期人员择优选择100人进行续聘,续聘期限1年。)

13.2022年自主招聘120名事业编中小学教师。

14.对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细化服务,加强就业帮扶效果的跟踪与评估,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通过人社一体化系统认定的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体,建立档案,根据每人身体状况、文化程度采取岗位匹配推荐。)

四、进一步加大创业带动就业

15.扩充创业担保基金300万元,按照110比例撬动银行贷款达到3000万元。

(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为创业者个人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属于重点就业群体。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回国学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脱贫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b.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或经担保机构审查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居民等借款人。c.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住房贷款、购车贷款、5万元以下小额消费贷款(含信用卡消费)以外,申请人提交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时,本人及其配偶应没有其他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为小微企业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办法(2017)》(国统字〔2017〕213号)规定的小型、微型企业。b.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100人的企业下调为8%),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c.无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等严重违法违规信用记录。)

16.出台《同心县返乡创业实施办法》,鼓励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创业就业。

五、进一步鼓励支持新业态就业

17.对具有我县户籍,以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等弹性工作方式的新业态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同心县居民户籍,以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等弹性工作方式就业(比如打零工等),并个人自行缴纳了上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男50周岁-60周岁,女40周岁-50周岁),且于每年12月31日前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进行就业登记,即可申报领取养老保险补贴3724元,医疗保险1862元。)

18.探索为我县户籍不完全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每人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投保人群,男性,年龄18岁至60岁,女性,年龄18岁至55岁。a. 意外身故、残疾保额10万,意外医疗保额2万,津贴每天80元,最高补贴60天。保费100元/人。b.意外身故、残疾保额15万,意外医疗保额4万,津贴每天100元,最高补贴60天。保费200元/人。)

19.对有创业意愿的新业态就业人员,鼓励参加创业培训,给予培训补贴,推动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创业培训是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准备创业和创业初期的人员可参加“创办你的企业”(SYB) 和“网络创业”培训课程,已经成功创业的人员可参加“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课程。参加创业培训“创办你的企业”(SYB) 、“改善你的企业”(IYB)、网络创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分别按照每人1200元、1600元、1600元标准给予补贴;培训验收结束后,培训机构作为申请人向就业服务部门申请补贴资金。)

六、进一步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

20.在确保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阶段性实施到2022年底。

(原则上应在缓缴期满后的一个月内补缴缓缴的社保费;缓缴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最迟于2022年底前补缴到位,期间免收滞纳金。企业也可提前申报缴纳缓缴的社保费。企业依法注销的,应当在注销前缴纳缓缴的费款。企业缓缴期限内,职工养老、工伤、失业各项待遇申领、享受不受影响。缓缴适用于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的单位应缴纳部分。上述行业中以单位方式参加社会保险的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单位,参照企业办法缓缴。对职工个人应缴纳部分,企业应依法履行好代扣代缴义务。)

七、强化工作合力保障政策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制度设计,优化政策供给,强化就业数据统计监测,完善就业风险应对预案、劳动关系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和应对规模性失业、重大劳动争议等事件。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加强相互配合,主动协调推进,形成工作合力,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二)压实工作责任。建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判形势,压实成员单位责任;建立月统计、季通报、半年督导检查、年底考核制度,对稳就业促增收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对责任部门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全县创业就业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三)广泛宣传引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区分不同群体、不同对象,大力宣传稳就业促增收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提高政策知晓度。针对企业,采取分片包干、分组实施的方式,安排工作人员进园区、入企业现场宣传解读政策;针对个人,安排就业专干和网格员进村入户,摸清符合享受政策群众底数,并动员及时申领办理。同时,充分利用门户网站、融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稳就业促增收政策的宣传,确保政策措施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同心县人民政府    承办:同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宁ICP备0900464号-5    网站标识码:6403240007宁公网安备640324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