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同心 > 同心概况 >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同心县前三季度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简析
来源:同心县调查队 发表日期:2019-12-03

2019年前三季度同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57.6元,增长11.8%,比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四大收入从增长势头来看,呈现“三高一降”特征。

一、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同心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536.8元,增加237.9元,增长10.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7.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就业岗位的增加;二是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

(二)经营净收入增速平稳

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2986.1元,增加247.7元,增长9.1%,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43.5%,贡献率为34.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0个百分点。

1.农业收入。农村农业净收入93.0元,减少86.4元,下降48.2%。从同心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调查数据来看,2019年同心县夏粮播种面积为314000亩,减少81000亩,下降20.5%;夏粮总产21916吨,减少16384吨,下降42.8%,夏粮单产下降27.8%。其中:冬小麦总面积下降25.7%,总产量下降51.7%;春小麦总面积下降8%,总产量下降29.3%。冬小麦、春小麦总面积、总产量的减少及西瓜价格的下降,造成前三季度同心县农民农业收入的下滑。

2.牧业收入。牧业经营净收入受牛羊出栏量同比增加的影响增幅强劲,人均牧业净收入2346.0元,增加403.0元,增长20.7%。牛羊肉价格的上涨是推动农民牧业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从今年年初开始牛羊肉价格一路攀升,目前肉牛毛重价格同比上涨14.8%,市场牛肉价格同比上涨24.1%;菜羊毛重价格同比上涨19.0%,市场羊肉价格同比上涨13.8%。据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同心县牛出栏同比增长2.0%、羊出栏同比增长10.0%,价量齐升的局面让农民牧业收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三)转移净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330.7元,增加246.3元,增长22.7%。转移净收入的强势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补助和政策性惠农补贴均因支付标准的提高及涉及面增加而增速加快;二是同心县加大精准扶贫资金力度,给予建档立卡户资金补助发展产业的同时,采取“421”脱贫政策奖励脱贫户。

二、影响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工资收入增长与物价上涨并存。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已经开始进入减缓阶段,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为年龄较大,特别是国内经济增速趋缓,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势必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产生影响。

(二)农村居民就业质量仍不高,工资水平偏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受文化程度局限,接受从业技能培训的效果不强,缺乏就业竞争力,大多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体力劳动型工作,工作性质单一,不容易从事技术含量较高、工资水平更高的工作,对农民收入实现平稳健康增长构成了较大制约。

(三)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农村经济还处于低效益的发展阶段。受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束缚,我县农业生产还局限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状态,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快,加工企业过于单一,仅以粮油类加工为主,且带动效果不够明显。其它农产品直接按原值出售,价格低廉,并没有深加工,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建议

(一)强化就业培训,稳步提升工资性收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实行定向培训,加大农村职业技能教育,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使农民工就业逐步从劳动型转向技术性,以实用技术来增收,同时搞好就业岗位信息服务,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

(二)积极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品牌意识。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以质取胜。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全力推进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三品”农业发展,打造我县农业品牌。搞好农业服务,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良性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提供农民创业服务,为农民创业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升级,改善创业环境,扩大创业领域,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实现创业的良好局面,有效带动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