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同心 > 同心概况 >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8年同心县移民收入简析
来源:同心县调查队 发表日期:2019-02-15

同心县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各项移民系统工程实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发展移民区经济,使得移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据2018年年报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同心县移民可支配收入为7016.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4.9元,增长11.2%,增速稳定。

一、 移民现金可支配收入增长特点

(一)多方努力全力促就业,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移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947.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9.4元,同比增长8.8%,占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3%。主要原因: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工作单位的固定及技术的提高,使工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二是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安置,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年满40周岁以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力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已安排就业人员共计435人。三是本地就业机会增加,随着同心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县内首批移民正式入住清水壹号安置点,为解决劳务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实现“搬得出、住得好、能就业、促脱贫”的目标,县就业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同心县中核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豫源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闽籍纺织产业园等6家企业举办了专场招聘会,为劳务移民送去了就业“大礼”。除了提供缝制车工、烫工、后道工、包装工、裁剪工等工种的1000多个就业岗位外,着力解决同心县建档立卡户及异地搬迁户子女就业问题,当前已经完成首批200人的招聘工作,其中包括残疾人员3名。

(二)产业扶持初显成效,经营性收入增速加快。2018年移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1405.8元,同比增加153.1元,增长12.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0.0%。主要原因:一是牧业方面受畜牧业生产形势稳中有升和扶持政策影响,移民养殖意愿提高加上今年降雨丰富,饲草长势良好,饲草资源丰富,养殖成本降低,增速加快,二是政府采取差别化对待的扶持政策按照“扶持标准确定,发展项目自选,能发展什么产业、就鼓励发展什么产业,户均补助6000元”的原则,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大大提高了移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三是政府大力支持移民自主创业,批零业、餐饮业及居民服务业等在移民村迅速发展,使得三产收入稳步增长。

(三)财产性收入上升。2018年移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03.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元,增长10.1%。其中土地流转98.7元,目前,企业拖欠土地流转费用发放为移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重要推手。

(四)惠农惠民政策不断落实,转移性收入增势良好。2018年同心县移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560.4元,同比增加223元,同比增长16.7%。增长得益于:一是2018同心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现行的农村每人每年3150元提高到3800元;二是2018年扶贫资金整村推进到户项目补助资金由去年的6000元提高到8000元已发放到位;三是吴忠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感恩老区行暨民族互助”活动向我县贫困家庭高中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四是对于外出务工户均劳务收入达到5000-1万、1万-2万、2万元以上的给与4000元、5000元、7000元奖补。相继提高了移民转移性收入。

二、同心县移民收入总量偏低的几点原因

(一)移民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工资持续增长难度大。目前同心县移民自主创业精神不足,就业要求对政策期望过高,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错位,移民文化程度与就业岗位错位,大部分移民务工都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从事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工种,这部分人员工资标准相对较低,工资提升的空间也相对较小,缺乏长期稳定增收的保证。

(二)移民区特色产业发展难度大,产业发展总体滞后。由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移民村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难度大,虽然部分移民村已有产业支撑,但大多数还未发展起来,产业发展仍要在探索中发展。

(三)财产性净收入比重偏低。同心县移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一直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移民入水平低,家庭固定财产偏少,且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理财的观念和能力,绝大多数人仅限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相对较少。

三、促进移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相关部门的对接,增加移民创业、就业机会。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以增强移民增收致富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使移民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增强移民就业适业能力,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提高移民工资待遇,对于符合创业条件的移民给与大力支持。

(二)鼓励和支持移民多渠道拓宽收入途径,增加移民经营性居民收入来源。一是引导移民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鼓励支持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扶持移民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大移民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移民创业的小额信贷支持,鼓励移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促进移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带动移民批发零售、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奋力解决移民搬迁后发展问题。政府要本着“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原则,使帮扶工作进一步精细化,资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移民搬迁之后的出路很重要,单纯的发放补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移民群体的生活问题,只有给他们找项目,强自身,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才能真正脱贫。

(四)努力提升财产性收入含量。一是加快移民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步伐,提高土地转租收入。二是借精准扶贫、产业扶持等契机整合扶贫资金入股特色产业发展企业,给贫困户配股,使扶贫资金能够形成贫困户较为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来源。三是针对拖欠移民土地流转费等问题,政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约谈、政策宣传、签订无拖欠承诺书等具体措施切实保障移民的切身利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闭: 打印: